祖国南疆,友谊关口岸,一辆辆跨境货车宛如长龙穿梭在崇山之间;广西北部湾,万吨巨轮扬帆启航往返于中越各大港口……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与越南在多领域的合作中取得丰硕成果,双方价值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3月8日,在南宁国际铁路港,电力铁塔专列准备发车。(曹祎铭 摄)
近年来,广西与越南在贸易、双向投资等领域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越南已连续25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广西与越南进出口总额达2539.5亿元,同比增长29.2%。
经贸蓬勃发展,在货物跨境流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16日凌晨,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一列满载着货物的中越快速通关班列从站台发车,当天下午即到达越南安员站。
中越班列是连接中国与越南的重要物流通道,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在全国铁路出口越南集装箱货物中占比近八成。铁塔、钢材等新货源,叠加热带水果等季节性货源,使得今年中越班列格外繁忙。
“高峰时一天可以开三列。”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铁路物流中心南宁南营业部副经理张君说,截至9月底,今年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发运货物突破1万标箱,同比增长超过1400%,创历史新高。
友谊关口岸是中国通往东盟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不少中国企业开展对越进出口贸易的首选。一辆辆满载着中国电子产品、大型设备和东盟国家农副产品的货车在此川流不息。
??8月26日,车辆在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友谊关口岸行驶。(陆波岸 摄)
友谊关海关监管一科科长黄菲菲说,友谊关口岸边检运用快捷通关系统,融合生物信息识别、数据可控交互等技术,出入境车辆、司机通过“预先备案、自主采集、快速核验”三步即可快速通关。
便捷的物流网络带动了大批沿海、沿边企业的发展。
在广西北部湾港钦州集装箱码头,装载越南木薯粉等货物的船舶缓缓靠岸。这批来自越南岘港的货物经过“越南岘港—广西北部湾港—广西崇左”海公联运来到广西崇左等地的工厂,将被加工成各类产品。
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永久举办地,近年来,广西不断推进对接越南的制度型开放,双方的合作向纵深发展。
10月15日,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这也是中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
基于资源、市场等互补特性,中越两国还以边境地区为重点,加快构建跨境产业链。目前,广西在中越边境已建成五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其中,凭祥、龙州、东兴、靖西等边境口岸城市充分发挥“边”的优势,大力发展落地加工产业,建设三诺跨境电子产业示范园、东兴华立边境深加工产业园等边境跨国园区,加快引导上下游产业链在边境地区集聚。
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持续发挥区位优势和便捷通道优势,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和集聚发展,加快把通道优势做成产业优势。
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管委会跨境合作局副局长凌统说,崇左片区大力发展“口岸+落地加工”,形成以盐津铺子、生和堂为重点的东盟特色产品加工产业链;发挥中越“两国双园”作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经济圈电子信息产品、电子零部件及新材料产业转移,形成了以三诺科技、良维电子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交流互鉴推动民心相通。广西与越南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一次次中越青年友好交流、中越边民大联欢等促进民心相通的交流活动,让双方民众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10月14日,以“赓续传统友谊,携手开创未来”为主题的第23届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在广西南宁开幕,来自中国和越南的约200名各界青年代表参加。
开幕式上,中国共青团中央与越南胡志明共青团中央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还发布了2025“中越人文交流年”青年交流项目清单,北京、上海、广西、云南等地方团组织将与越南各地团组织共同开展20多个青年交流和青年发展项目。
活动期间,中越两国青年深入广西南宁、柳州、崇左等地,走进社区、学校、企业、产业园、博物馆,围绕创新创业、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参观考察、座谈交流、文化体验等活动。
来源:参考消息(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