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合作专栏
当我说出
“向左向右向前看...”
你的第一反应是...
但小编想说??
看什么看!往哪看!
奋勇向前,昂扬向上!
我们当然向!前!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级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积极推进创新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发挥对所在地区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0月20日,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在天津召开。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会上,广西负责同志发言,介绍了广西国家级经开区建设经验。
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
自从2001年
广西第一家国家级经开区获批后
已逐步成为经济发展主阵地
走出一条西部边疆民族地区
依托经开区大力承接
东部产业转移的发展道路
截至目前,广西获批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已经增至5家,管辖面积567平方公里。
▲广西—东盟经开区。
▲中马钦州产业园。
▲钦州港经开区。
▲南宁经开区。
▲北海经开区。
▼▼▼
首个“两个双园”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
中马“两国双园”是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领导人直接倡议并亲自推动的国际合作园区。
▲新华社记者 赵欢 摄
▼▼▼
首家百强国家级经开区
——钦州港经开区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西首家百强国家级经开区,拥有码头泊位超80个,30万吨级航道已建成。
▲钦州港经开区集装箱装船作业中。
▼▼▼
食品“集中营”
——广西—东盟经开区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南宁市以北30公里,已成为广西最大、品牌企业最集中的食品产业园区。
▲广西—东盟经开区广西伊利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
首个国家级经开区
——南宁经开区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西首个国家级经开区,2020年获批设立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是我国第一个定位为面向东南亚的区域航空枢纽。
▼▼▼
海陆空兼具
——北海经开区
北海经开区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同时具备海运、陆运和空运能力的园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的重要平台。
2023年,广西国家级经开区以不到千分之三的土地面积,贡献了11%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综评排名不断提升,2家国家级经开区入围全国百强。
▲铁山港经开区的绿色化工产业园。
2023年,广西5家国家级经开区贡献了14.4%的外贸进出口和30.5%的实际使用外资,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
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
是国家级经开区的发展密钥
『开放』
是国家级经开区的鲜明特质
『创新』
是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的第一动力
▲平果经济技术开发区。
构建·大机制
创建东西部园区合作圆桌会机制,打造“共建签约—产业合作—圆桌会推进—示范园区带动”新模式。2023年以来,促成18对广西经开区与东部园区共建。
▲钦州港码头,
钦州港经开区引进了总投资约900亿元华谊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总投资104亿元格派新能源等一批重点项目,北海经开区引进惠科电子等电子龙头企业。
▲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整合·大园区
成立产业园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统筹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工作,推行“一区多园”管理,理顺各方权责边界。
▲桂林经开区华为合作区。
▲梧州临港经济区(循环片区)。
实施·大投入
推行财政资金引导、国企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的园区建设新模式,推动一批央企、民企参与园区建设。近3年,累计整合200亿元投入5家国家级经开区建设。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
组织·大活动
举办“沿边临港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暨国家级经开区协同发展对接会”“三企入桂”等系列活动。
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0余场,从东部地区引进约300个重点项目,投资金额超2200亿元。
▲太阳纸业。
▲骆驼集团华南蓄电池有限公司。
营造·好环境
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持续优化政务、法治、市场、创新环境,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开办企业1天内就可完成。
▲南宁经开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张欣湉/摄
风劲帆满海天远,鼓角争鸣踏征程。下一步,我们将组织经开区全面参与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用好用足国家一揽子支持政策,因地制宜创新实施有关政策举措,全力当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排头兵,为推动经开区改革发展作出广西贡献。
改革再深化,开放高质量
以奋斗之泉
浇灌经开区常青之树
以持之以恒
走向下一个“大有作为”
【END】